|
|
|
开题报告 |
|
发布时间:2015-03-04 点击: 次 |
-
本题的理论及实际意义
1.1理论意义
本文试图从普契尼及其歌剧《艺术家的生涯》、眯咪戏剧形象和音乐形象、咪咪形象塑造手法的主要特征等方面进行细致分析,深入挖掘歌剧《艺术家的生涯》中眯咪的形象魅力,尽最大努力形成深入、透彻和系统的立体知识构建,为更多的声乐学习者提供全面了解普契尼歌剧《艺术家的生涯》和咪咪歌剧形象的理论知识。并希望有更多的人对普契尼和其他作曲家的歌剧及其主要人物形象提供理论方面的参考与借鉴。
1.2实际意义
歌剧咏叹调在声乐教学和演唱过程中是一项非常重要且非常艰难的内容,演唱者不仅要具备精湛的演唱技巧、深厚的音乐修养,还必须深入分析剧中人物形象,进而准确把握人物的戏剧形象和音乐形象,在演唱时才能准确地表达人物的思想感情、再现人物的歌剧形象。目前在我国高等艺术院校的声乐教学中,特别是研究生阶段,歌剧咏叹调的教学与演唱占很大的比重。因此本文的研究也具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2、综述国内外有关动态和自己的见解
2.1 国内研究综述
关于普契尼的研究,中文文献主要是针对普契尼的整体创作风格的研究,以通览性的介绍为主。在通史中,对普契尼介绍比较全面的有于润洋主编的《西方音乐通史》以及沈璇、谷文娴、陶辛著的《西方音乐史简编》,它们对普契尼的生平、作品、创作风格以及音乐创作技法上都有较详尽的论述。其他较有价值的是一些主要针对歌剧的作品分析、评论,将其整体创作风格加以提炼的文章。在刘诗嵘的“戏剧天才普契尼”一文中,作者用简练生动的语言,通过分析《艺术家的生涯》、《蝴蝶夫人》等作品,对普契尼整体创作特点进行了综述。目前,较多一些的是对普契尼歌剧中脍炙人口的咏叹调进行演唱研究的期刊文章,例如:樊其光的“普契尼歌剧女高音咏叹调的艺术特色及其演唱处理”、李冬兰的“普契尼歌剧咏叹调的艺术风格和演唱处理”等。这些文章研究的角度主要是针对演唱风格,它们对作品艺术风格和咏叹调演唱处理方面的研究是非常有益的。在歌剧脚本方面,《西欧十大名歌剧欣赏》、《歌剧鉴赏》、《西洋歌剧名作解说》等著作,对本课题的剧情分析有很大的帮助。
2.2 国外研究动态
在国外,普契尼的歌剧非常受欢迎。他的歌剧《艺术家的生涯》、《蝴蝶夫人》、《图兰多》等剧目在剧院上演率很高,有关普契尼的书籍和资料也比较丰富,对他歌剧人物形象的研究和评论也非常详尽:然而在我国,一年难得上演几部歌剧,国内对普契尼歌剧的研究也比较迟缓,市面上只有几本编译的书目,音乐类期刊上有一些文章只是从某一角度对歌剧人物形象进行分析,不够详尽和透彻,更没有某一歌剧形象系统和全面的研究成果。这种情况,在声乐教学和演唱中,无法引导我们深入理解作品,也无法对更好的演唱作品提供帮助。
笔者认为,对于一部歌剧来说,歌剧人物形象塑造的成功与否是判断这部歌剧质量优劣的关键所在。从目前收集的资料来看,国外对其的研究比较全面、深入,国内的研究主要还停留在介绍性、通览性的层面,尚有待进一步挖掘。在导师的建议下,我选取了歌剧《艺术家的生涯》中咪咪形象的塑造这一课题,作为我的学位论文展开研究。 |
本题主要内容:
目录
中文摘要
引言
结束语
参考文献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