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在用车有害物质排放物控制措施的研究 |
|
发布时间:2015-04-01 点击: 次 |
一 、在用车有害排放物控制措施的研究意义
入世十年,中国汽车工业正得到飞速发展,其汽车产量已经在世界总产量中占据第七位,其中商用车产量已达到世界第一位。经济建设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车辆保有量也在逐年递增。另外人员交流与物质流通也同步上升。这些导致交通事业发展的因素,同时也带来在用汽车的尾气排放增加。机动车尾气排放目前已成为我国不容忽视并急待解决的大问题。
2010年后国家关于汽车排放控制的排放法规基本上集中在新车型的排放性能,针对在用车的有害排放物控制建立的技术标准很少,而且控制标准并不十分严格。实际上,汽车的尾气排放污染主要来自于在用车的有害排放物。控制在用车的有害排放物不仅实施难度大,选择技术方案困难,而且控制措施受到很大限制,存在公众的舆论及心理阻力。研究在用车有害排放物控制措施具有现实意义。
二、国家标准下汽车排气法律法规分析
1、排放法规简介
我国目前实施的汽车排放控制标准主要有:GB18352.2——2001《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Ⅱ)》、GB 3847——1999 《压燃式发动机和装用压燃式发动机的车辆排气可见污染物限值及测试方法》、GB 17691——1999 《压燃式发动机和装用压燃式发动机的车辆排气污染物限值及测试方法》和GB 14761——1999 《汽车排放污染物限值及测试方法》,主要是GB 14761.5——1999 《汽油车怠速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4761.6——1999《汽油车排放污染物的测量》和GB 14761.7——1999《柴油车自由加速烟度排放标准》。对在用车的尾气控制,主要依据GB 18285——2000《在用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有关部门已经宣布,到2008年,全国将实施国家第三阶段汽车排放控制标准,即GB 18352.3——2005《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Ⅲ、Ⅳ阶段)》。
但是目前,我国现行的汽车污染物排放控制标准已达到欧洲20世纪90年代的水平,但仍落后欧洲8 ~ 10年左右。
2、排放法规分析
对在用车,国家标准中主要是GB 18285——2000 《在用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GB 14761.5——1999 《汽油车怠速污染物排放标准》和GB 14761.7——1999《柴油车自由加速烟度排放标准》。国家标准《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规定,汽车排气污染物的检测是汽车安全检测中的重要检测项目。汽车要顺利通过安全检测,就必须使其污染物排放符合国家标准的有关规定。与此相对应,汽车维修制度中规定,汽车经过二级保养后,也必须检测其排放性能。
目前来看,现行的汽车污染物排放控制标准仍然落后世界先进水准,这方面仅仅表现为排放污染物的限值。除此之外,检测范围和对象的选择、检测手段与检测周期等技术标准规定,处罚手段和行政执法力度、政府责任意识与公民自觉性等行政法规的规定,均与发达国家有较大差距。例如,发达国家实行未达到排放控制标准车辆强制报废淘汰制度,而我国实际上暂时无法实施这种规定。我国控制在用车的尾气污染方面仍有改进的必要。
3、在用车尾气排放控制的意义
汽车的排放污染完全与汽车的使用有关。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增加,汽车排放总量则是持续上升。因此,在用车的尾气污染的控制直接控制了污染源。而在用车排放控制是汽车排放控制系统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它主要包括在用车的检查与维修,在用车的改造,以及老旧车辆的强制报废。在某种意义上,在用车的排放污染物控制所产生的环境效益,对经济建设有间接的促进作用。在用车的排放污染物控制对汽车产业及汽车产品的技术进步则有直接的推动作用。
三、汽车有害排放物控制技术分析
1、汽车有害排放物的生成
汽车尾气生成的主要含有CO、HC、氮氧合物、柴油机微粒等。其无非是汽油中的不完全燃烧导致生成各种污染物。
汽车排放污染物是由排气管、曲轴箱和燃油系统排出,其中排气管排放的废气(又称尾气)是汽车排放的主要来源,曲轴箱和燃油系统排放的主要是HC。尾气的有害物成分主要有CO、HC、NOX等,这三者对人类和环境会造成很大的危害。
2、汽车有害排放物处理净化
汽车的排气污染物有三条净化途径,目前总是综合采用这三个方面的净化措施。通过改进燃烧反应体系的物质来降低有害污染物的生成,称之为前处理净化;通过改进燃烧过程的条件来降低有害污染物的生成,称之为机内净化;无法通过影响燃烧过程,从而消除的有害污染物,则在最后进行弥补,称之为后处理净化。
(1)汽车有害排放物的前处理净化
前处理净化首先考虑燃料的改进;其次考虑替代,开发新的能源;最后选择燃料添加剂。
首先,考虑的是燃料的改进,即发展“环保型”传统燃料, 如“环保汽油”、 “环保柴油” 、酒精汽油等。实施国标Ⅲ、国标Ⅳ时,必须改进燃料。发展低污染、无污染燃料,如氢( H2 )燃料、液化石油气(LPG)、压缩天然气(CNG)、醇类燃料等。
其次,使用替代燃料减少排污。瑞典于今年5月宣布,到2015年,用十年时间,减少对石油能源的依赖,依托该国的森林资源,利用木材加工的废弃物生产醇类燃料,进而放弃石油燃料,改用乙醇燃料。其它如液化石油气(LPG)、压缩天然气(CNG)、酒精(乙醇)等燃料,在上世纪发达国家就已经成功开发出这些燃料的专门发动机,例如巴西,该国规定禁止使用纯石油类燃料的汽车。
开发新型燃料添加剂虽然是最后的选择,实际是必须的措施。众所周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