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中班社会性主题活动幼儿园大班《认识钟表》 |
|
发布时间:2015-03-27 点击: 次 |
--我的时间表
一、主题来源:
幼儿园大班孩子们随着年龄的增长,其对外界事物的注意力会不断提升,一些具有感官刺激的新鲜事物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引发孩子们强烈的好奇。有一天早晨,一位幼儿园大班的小朋迟到了,他对老师说:我的闹钟没电了,妈妈没有准时叫我起床,所以当我起来的时候,上学已经来不及了,我妈妈还对我说古代人类生活中是没有钟表的,然而他们都能每天按时起床、按时吃饭,你要养成一种良好的生物钟,这样即使没有闹钟,也能按时起床。这位讲述晚自己迟到理由的小朋友接着问老师:古代人没有钟表,他们是怎样来看时间的呢?此问题一下将老师的思维打开,何不就此对小朋友们进行一次以《认识钟表》为主题的教学活动呢,并在孩子们认识钟表的基础上,培养和树立大班孩子的时间观念,让他们每个人都能够具备自己的时间表,因此一场以“认识钟表”为大主题、以“我的时间表”为小主题的学习活动正式拉开了序幕。
二、主题目标:
1.使幼儿园大班的孩子们了解古代人是采用何种方式进行计时与看时的,使其明白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钟表革新速度较快,科技真正为人类带来了幸福,引导孩子们了解钟表的历史,及其与之相关的主要科学家,培养孩子们的科学探索精神。
2.为幼儿们提供诸类钟表,在其对各式各样钟表认识的基础上,使其产生浓厚兴趣,并激发孩子们的探索欲望。在认识过程中,教师通过讲解相关的钟表发展历程,让孩子们积极参与制作日晷模型的学习活动。
3.拓展幼儿的想象力,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利用一些废旧物品开展手工制作,培养孩子们勇于尝试的积极学习态度。合理引导幼儿对自制日晷进行观察,探究指针在太阳光之下发生的变化,从而认识到日晷的时间测量原理与过程。
4.让幼儿园大班孩子能够运用自己的方法对时间记录,并能将记录的结果与小伙伴们交流,在对日晷观察记录的操作过程中,逐步培养孩子们的观察比较能力。
5.在完成以上关于“认识钟表”活动的同时,要致力于引导孩子们制定“我的时间表”,使其能够树立良好的时间意识。
三、主题网络设计:
  
  
 
 
   
   
 
  
 
   
四、主题阐述:
为营造一种快乐而又温馨的学习活动环境,教师充分把握孩子们的心理及个人情况。针对性地采取有效措施开展次教学活动。在完善了教学基础设施的情况下,引导孩子们就钟表的发展史、钟表的分类以及与之相关的科学人物进行了解。通过幼儿园大班集体参与的形式,对我国的钟表有了大致的认识,从孩子们对古代的日晷特点、作用以及结构的认识基础上,使其收集生活中被遗弃的物品,进行“现代日晷模型”的设计,教师合理引孩子们观察日晷,让孩子们可以感受到抽象的时间是如何在具象的媒介下运行的,变无形为有形,培养孩子们的时间观念意识。然后,在《认识》钟表的基础上,开展《我的时间表》这一课题,让大班孩子们制定自己的时间表,包括自己作息、生活以及课下作业等方面内容,使孩子们无论是在任何方面都能够妥善安排时间,协调规划自己的学习与生活。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