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行政沟通中的障碍与对策研究 |
|
发布时间:2015-03-09 点击: 次 |
摘要 稳定、畅通的行政沟通是政府行政效率和行政文明的体现,能集中反映出行政管理的科学化和民主化程度。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行政沟通在行政管理中的影响越来越大。行政沟通对协调组织中的矛盾、提高组织行政效率、传递行政信息、保障行政有序进行有重要意义,能够影响行政管理,对高效行政、构建和谐社会极其重要。行政组织要实现行政的高效运转,就必须提高行政沟通的有效性,克服沟通中的种种障碍。目前,我国行政沟通中却仍存在着互动性不强、沟通方式单一、信息不对称等问题,不但影响着信息的及时有效传达,更降低了行政效率、阻碍了行政的科学性和高效性。因此,科学分析当前我国行政沟通中存在的问题与障碍,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才能更好地促进行政的高效运行和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一、行政沟通的主要类型
行政沟通即行政系统与行政系统内部各部门、人员及外界环境间通过一定方式传递思想、交换信息,进而实现内部高效有序、团结一致,与外部融洽相处的效果。从主体之间的关系来看,行政沟通可分为纵向沟通和横向沟通两大类,其中纵向沟通又可分为下行沟通、上行沟通。
(一)纵向沟通
1.下行沟通
是指领导者通过层级体系对政府工作人员所进行的自上而下的信息沟通。下行沟通的优点是:可以使下级部门和集体成员及时了解政府组织工作目标和领导意图,增强政府工作人员的向心力和归属感,它可以协调政府组织内部各个层次的活动,加强组织纪律。下行沟通的缺点是:领导者过多用之,会在下属中造成高高在上、独裁专横的形象,使下属产生消极对抗情绪。
2.上行沟通
是下级人员以报告或建议等方式对上级反应其意见,从而形成的自下而上的信息交流。综观行政沟通现实,上行沟通的最大的缺点是信息失真问题。有的下级对上级有种心理上的隔阂感和距离感,有的下级因害怕“穿小鞋”、“遭报复”,有的完全为了自己政绩而“歌功颂德”,从而不愿意如实反映情况,一些信息经过自上而下层层传递,到最后往往“面目全非”。于是,在这种传播渠道中,普遍存在着“报喜不报忧”、“公共政策失真”、“数字出官”、“官出数字”等现象。上行沟通中信息失真问题危害很大,不利于上级正确决策,不利于上级对下级监督,不利于应对突发性危机事件,甚至会导致政府信任危机。
(二)横向沟通
又称平行沟通,指的是在政府系统中层次相当且不相隶属的个人或各单位间所进行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平行沟通具有很多优点,它可以藉着横向的联系,减少层级辗转,节省时间,使政府内各部门、各团体之间互相了解,培养政府公务人员的整体观念和团结协作精神,提高工作效率;其缺点是沟通头绪过多,易于造成信息散乱和疏漏。行政沟通在行政管理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行政过程中的信息沟通使内部成员间目标一致,分工协调,为科学、高效行政创造了条件。良好的沟通使成员更好地了解行政目标,激发了工作热情并提高了工作的准确性,更加主动地参与决策。同时,加深了内部的互信与团结,信息的畅通传达与反馈使得工作环境更加温馨和谐,提高了工作效率,促使行政组织内部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在外部,良好的行政沟通使行政主体更客观全面地了解信息,对于决策的民主性和科学性有重要作用。
二、影响行政沟通的障碍因素
在行政管理过程中,影响行政沟通的障碍因素主要可分为客观障碍和主观障碍。客观障碍主要包括组织障碍、地域障碍和体制障碍等;主观障碍主要包括人为造成的诸如语言障碍、职级障碍和认知障碍。
(一)客观障碍
1.组织障碍
在组织方面,科层制的管理体系容易引起沟通障碍。我国行政组织目前的组织结构普遍采用的是科层制模式。科层制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强调集权,下级对上级应当绝对服从。但在现实中,由于层级差别的存在,下级对上级命令所反映的真实意图并不能真正了解和掌握,下级在执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也难以及时、有效地向上传递。因此,在科层制的管理体系下,行政沟通会导致纵向沟通的障碍,层级过多、机构重叠、关系不顺等造成的沟通周期长、“政出多门”的现象。
2.沟通渠道障碍
在沟通取道方面,沟通主体如果面临时空距离远、通讯交通等方面的不便,就会产生因沟通传递渠道的僵化和单一导致的障碍。在行政组织中,即使在已经广泛应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情况下,受传统的工作方式和
|
|
|
|